2018年7月30日,CSTM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高通量表征及制备团队启动及工作会议。会议由团队负责人王海舟院士主持,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建新院士、副主任高旭辉教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科技部部长杜挽生、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宏斌及总经理杨植岗与副总经理陈吉文和韩冰、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伟、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继、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特钢所副所长刘正东,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宿彦京、王沿东、付华东,团队受聘讲席科学家李向阳教授和高级研究员贾云海、陈仲玮、班晓娟、陆永浩教授,以及团队研究人员和学生共计46人出席了会议。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于2017年10月正式获批成立,由北京科技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共建单位。中心的建设着眼于提高国家和北京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保障能力,以国际化视野汇聚国内外的优质创新力量和资源,突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通过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力争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大 的突破,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切实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造就一批杰出人才,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基地。中心的重点研究方向为高通量材料计算设计与软件,高通量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材料服役行为高效评价与预测技术,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和数据技术以及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应用。
王海舟院士就团队总体建设情况、后续工作规划、预期成果与考核要求做了总体介绍。同时,团队受聘讲席科学家李向阳教授做了《海洋用钢高通量加速腐蚀试验研究方案》的工作报告,团队受聘高级研究员陈仲玮教授做了《高通量扫描电镜跨尺度统计分布表征》的工作报告,班晓娟教授做了《高通量材料显微组织高精度图像处理技术》的工作报告,陆永浩教授做了《高性能结构材料的服役行为-超超临界耐热钢》的工作报告,贾云海教授做了《高通量表征及制备研究规划》 的工作报告。
与会专家及领导听取了汇报,并对团队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在材料组织结构表征中应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图像处理和识别,密切关注航空发动机、能源工程等国家重大需求的热点 问题,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大学、研究院所、设备供应商等单位的交流合作。
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达成了共识,并为通量表征及制备团队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