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感知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批感知团体标准立项论证会在京顺利召开

2023-05-26

 2023年5月12日,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作为秘书处单位组织召开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感知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TM/FC98/TC05)第一批标准立项论证会。

图片2.jpg

图1 感知团体标准立项论证会顺利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CSTM标准化委员会兼科学试验标准化领域委员会(FC98)主任委员王海舟,CSTM/FC98秘书长佟艳春,CSTM标准部副主任陈鸣,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兼感知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小明等13名来自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等单位的委员作为评审专家组对标准进行评审。

会上,评审专家组对团体标准立项项目的必要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并准予10项标准立项(详见《附件 第一批立项团体标准名单》)。标准内容涵盖了感知分析方法、产品感官质量控制、感官特性数字化等方面,覆盖食用油、茶叶、肉制品、番茄等多个品类。

中国工程院院士、CSTM标准化委员会兼科学试验标准化领域委员会(FC98)主任委员王海舟指出,感知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遵循科学定义、严谨表征、量化判定的原则,以创新技术为引领,以标准系列化为基础,充分解读感知内涵,保证分析结果的有效与可控。他期望通过系统构建我国先进的感知分析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科研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3.jpg

图2 王海舟院士发表讲话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兼感知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小明表示,随着感知分析技术、脑科学、人工智能、模糊识别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创新的传感器乃至情感心理学的研究,将引发感知分析技术在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

图片4.jpg

图3 主任委员郝小明发表讲话

本次会议在我国感知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历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推动中国特色感知标准体系的搭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作为CSTM/FC98/TC05秘书处单位,将牵头系统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感知分析的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动跨领域感知技术的共享互促、协同创新以及产业应用。  

《附件 第一批立项团体标准名单》

序号

标准名称

1

《番茄 风味感官评价术语》

2

《感官分析 苦味强度评价 定量描述法》

3

《感官分析 涩感强度评价 定量描述法》

4

《杭白菊 感官审评方法》

5

《甜花香型红茶》

6

《花生油风味 术语和分类》

7

《菜籽油风味 术语和分类》

8

《脆皮热狗肠 质量分级及评价方法》

9

《感官分析 产品感官质量控制技术及应用指南》

10

《感知分析 适合项勾选法》

 

通过立项论证的10项标准基本情况如下。

《番茄 风味感官评价术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牵头的《番茄 风味感官评价术语》规定了美味番茄风味感官审评术语词汇;提出了从果实形状术语、色泽术语、果实硬度术语、果肉厚度术语、果肩术语、香气术语、滋味术语、果肉质地术语、水分含量术语等方面,给予感官评价描述词。这项标准的建立加强了番茄风味感官品质的评价研究,可以帮助育种工作者筛选出具有优良感官特性、 受市场欢迎的番茄新品种,将有力促进美味番茄的产品升级,满足消费者对风味品质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促使番茄产业长远发展。

图片5.jpg

 

《感官分析 方法学 苦味强度定量描述法》

《感官分析 方法学 涩感强度定量描述法》

苦涩味是重要的食品风味属性之一,显著影响消费者接受度;苦涩味强度的合理、精准把控是相关食品(饮料)研发与制造过程中的必要考虑因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导申报的《感官分析 方法学 苦味强度定量描述法》、《感官分析 方法学 涩感强度定量描述法》两项标准,基于统一的定量响应标度分别对苦味或涩感强度进行量化评价,不仅可以为食品(饮料)研发人员提供苦味/涩感的定量表征工具,还有利于食品感官科学研究的标准化与统一化。

《杭白菊 感官审评方法》

本标准由江南大学牵头,安利(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导申报,其主要内容包括一系列的感官评价指标,如外观、气味、滋味、口感等,通过专业的评价人员进行全面的感官测定、数据收集、分析、比较;从人员,环境,材料,评价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使其得到更为准确的评价。本标准规定的感官评审方法旨在客观地评估杭白菊的品质,从而提高杭白菊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杭白菊行业从数量竞争向品质竞争转变,促进品牌价值提升。通过感官评价,可以培养消费者的品味,提升消费者对杭白菊品质的认知度,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为生产和加工企业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色泽、气滋味、口感等进行评估,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产品质量,提高杭白菊的品质;此外可推动相关科研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图片6.png

 

《甜花香型红茶》

由中茶六山(凤庆)茶叶有限公司主导申报的《甜花香型红茶》团体标准,以感官品质为导向,实现在产业端指导生产升级,在消费端通过感官清晰的引导,指导消费者选茶。有别于以往以原料、工艺为导向的茶叶标准,该标准是能够覆盖红茶全品类的普适标准,聚焦红茶的甜花香感官特点,通过科学表述和范围界定甜花香型红茶的特点。该团体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引导红茶产品以感官品质为导向实施分级分类,为产品定价提供参考,促进标准化智能化生产控制技术的革新应用,助力我国红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7.jpg

 

《花生油风味 术语和分类》

《菜籽油风味 术语和分类》

风味是消费者购买花生油和菜籽油的第一驱动力,然而目前市面上产品对于风味的宣称杂乱,不利于消费者明白消费。

针对这一现状,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主导申报《菜籽油风味 术语和分类》、《花生油风味 术语和分类》两项标准,对花生油和菜籽油的风味术语和风味分类进行定义和规范。两项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行业花生油和菜籽油的风味宣称,推动风味分类的系统发展,为布局风味油脂系列标准奠定基础,引领风味油脂的消费升级。

 

图片8.png

 

 

《感官分析  产品感官质量控制技术及应用指南》

本标准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牵头,适用于农产品、食品、日化等产品的感官质量控制,规定了产品感官质量控制的一般程序与基本要求、感官质量控制方法、评价人员能力评估、监督机制、数据及报告编制等方面内容。有助于企业形成以消费者感知为导向的新型产品质控理念,筑牢质量生命线,降本增效、减少客诉率,提升品牌价值;在生产方面提高产品特有感官质量的稳定性、避免感官质量缺陷。本标准能够指导企业实施和开展感官质量检验,对感官领域的质量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脆皮热狗肠 质量分级及评价方法》

脆皮热狗肠作为舶来品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食用便捷性受到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但行业内没有相关标准是针对脆皮热狗肠这一细分领域,目前采用的质量分级标准仅以常规理化检测指标为依据,感官质量多为定性表述的最低要求,且不纳入质量分级的判定范围内。因此,研制感官和理化质量全覆盖的质量分级标准迫在眉睫。

由中粮万威客食品有限公司牵头提出的《脆皮热狗肠 质量分级及评价方法》研究设想,按照脆皮热狗肠的感官质量和理化质量结果将其划分为特级、优级、普通级。在标准文本中明确感官特性和理化指标检测的方式方法,实现标准化的检验操作流程建立科学、系统的脆皮热狗肠质量分标准。从行业、市场、消费端三方面带来可预期前景。

 

 

 

图片9.jpg

 

《感知分析  适合项勾选法》

适合项勾选法是一种以消费者代替专业感官评价员的快速感官分析方法,通过结合其他测试分析手段,可以有效地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官体验和情绪反应、产品的变化以及市场的整体接受程度。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主导申报的《感知分析 适合项勾选法》标准规定了适合项勾选法的基础条目、检验条件、检验流程和结果分析与表述等方面的内容。该标准的建立,对确保适合项勾选法实验的可行性、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快速、深入解读消费者感知,以及跨领域融合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先登录才能执行相关操作!